失败的追逐者
又名《我对漫画和艺术的看法》。
有人问我这个问题,正巧我为漫言开始重新撰稿了,在此就索性将我长久以来想说的一些赤诚之言吐露出来。
我对艺术与其说是欣赏,更不如说是敬畏。所以我从不试着去剖析它的核心。至于为什么敬畏,是该独立成章的另一个命题,但这种对于艺术的耻感在我的价值观中是根深蒂固的。总而言之,这敬畏之心决定了我永远只会是一个立于旁侧的观察者、窥探者、诠释者、朝拜者,却永远不会、也不敢妄自菲薄地站到主角的位置上去。
所以,亲爱的匿名的提问者——以及其他几位曾问过类似问题的读者们——我给你们的答复是:我大概是不会再去写小说的,更不要说创作自己的漫画这种事了。相信你们现在也多少能理解我这个答案的背后的心理原因。接下来,我会就我对艺术(在此主要是指漫画艺术)的看法,解释得更详细一些。
首先,我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是,在真正的艺术殿堂面前,我连个初心者都算不上。除了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上的几门油画、美术史和设计方面的课程外,我没有长期接受过正统学院派的美学教育,也没有传统艺术家们的技艺之长。虽然曾为几家业内刊物撰稿、运营着一个在漫画圈内还算略有口碑的媒体平台,但若要拿我和同行作认真比较,那只会落得个贻笑大方罢了。
因此,我对艺术的见解实在很肤浅,并且审美观狭窄、充满个人偏见。(在很多人眼中)更要命的是,我对故事的细节、以及作者如何表现这个故事的技巧,也基本不会去在意。拿漫画这门艺术形式来说,这就是我无法真正欣赏大多数的所谓「独立 / 地下 / 艺术漫画」的原因。在这方面,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 anusman 的无字漫画。我相信 anusman 在他的作品中投入了大量的深刻思考,他对漫画立意、技法和形式上的理解也远高于普通读者,但他的漫画作品我只能机械地完成「理解」——我明白他为何画此物、为何以这种方式绘画、画中表达的立场含义等等,却无法在美学上进行「欣赏」——因为「欣赏」的前提是需要情感上的认可与共鸣,而他的作品的强项,却恰恰是我在品味艺术中并不在意的部分。就好比放在面前的一盘菜,我吃了后知道这盘菜色香味都客观合格、明白荤素搭配是为了营养平衡,但就是发自内心地感受不到「好吃」的情绪一样。这并不是谁的对错,艺术是主观的,只是我们追求的不同罢了。
如果对内容都不在意的话,那么我真正在意的部分是什么?(或许是因为缺乏严格的艺术训练所致,)我是一个相对比较注重整体感的读者。说白了,就是一部作品我阅毕后,大概会将个中的人物情节、用过的技巧手法都迅速忘掉,但一部作品给我带来的「阅读感受」、作品的格调与「气质」,却是会令我格外看重、永生难忘的。这是一个很主观的议题,因此我并不打算再展开详谈;但我坚信的一点是,作品的「气质」,是哪怕再精致的技法(画功、描线、上色、分镜等)都无法伪装的一个标杆;因为气质是一部作品所有元素综合凝汇而成的产物,也与创作者本身的个人经验和涵养息息相关。而我之所以迷恋作品的「气质」,正是因为,相较于艺术作品本身,我对作品背后牵连着的创作背景、历史细节,或是围绕作品而起的社会现象,以及创作者的生命经历等艺术的边缘产物,有着最为浓厚的兴趣——以及尊敬。归根结底,艺术毕竟是人所孕育的产物。我认为作品无非是创作者人格的一种延伸;我会永远将作者的地位放置于作品之上,因为我认为作为「人」的创作者,是永远会比作为「物」的创作品,更加深刻、有趣,并且值得探讨挖掘的。
我喜欢漫画,是因为它依然是一种较为纯粹而 self-contained 的艺术形式,它与作者有着恰到好处的、不深而又不浅的一种距离感上的联系。这种距离感决定了我对种种艺术形式的投入程度:太深,则腻味得令人作呕;太浅,则品之味如嚼蜡。
举个例子来解释:我对长篇的传统虚构文学几乎没有任何阅读兴趣,因为文字这种「私产物」的距离和主创者实在是太近太近。在目前科技可以允许的范畴下,文字可以说是人类内心思维的最原始、密度最大的表现 / 凝聚体,阅读一本小说的感觉,就仿佛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作者在眼前剖心掏肺,而同时自己也需要置身处地地深层浸入、融入大量的自我理解与对照解读……对于我这样的 casual consumer 来说,这个过程太累、也太容易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情绪滑坡了,因此我书籍阅读方面的选择,大多都坐落在非虚构的文史社科等类别内。
同理,在艺术距离感轴线上的另一个极端,那么无疑就是现代的电影、动画这样的后工业革命时代所催生的产物了;它们的制作过程,往往是需要上百人、甚至千万人的企业式团队的细密分工,来最终组装成一件精巧成品;相较文学、绘画甚至音乐,这无疑是离单一主创者的 vision 最远的艺术形式了。对于电影、动画这类流水线工坊作业式产物,我只能以欣赏建筑般的立场远观、来敬畏它的规模与工艺,却很难与创作者本身产生任何表面以下的精神上的联系。
而我非常非常、非常非常看重这种读者与创作者间的精神联系,我认为一切读者和作品间产生的情感联系,倘若足够深刻,那么最终将会回溯到读者和作品背后的「人」——也就是和创作者的精神联系上来。如前所述,我坚定地认为创作者比创作品更值得挖掘,这也就导致了在我魔爪下的漫言,永远会以业界动态、对话访谈、创作者 profile 这些「以人为本」的内容为主;而让我写单纯针对作品的漫评就实在很难,即使要写,我也会夹杂大量有关创作者的私货,比如《爱玛》这篇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案例。
所以说白了,在艺术面前,我是个失败的追逐者。或许艺术的核心真的是作品,但我总是会站到更欣赏人的那一边去。这并不表示我的立场就是高人一等、客观正确的;恰恰相反,我非常羡慕那些能将作品作为作品、真正进行深入解读的人(比如我非常尊敬的前辈 Godannar),只是我真的做不到罢了。——所以,如果你也是一位能将作品当做作品来欣赏的正常人的话,我非常希望能读到你的文章,漫言也诚挚盼望着你的加入。虽然这篇原本真诚的独白到最后变成了牛皮癣广告,但在我被读者投诉的信件淹没之前,请你写给我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