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ruto's

Ego is the enemy.

疫情日记(二)

AskReddit 上有个帖子问道:什么事情让你感到疫情切实地影响了你的生活?对我来说,这样的时刻有两个:首先是三月初,公司旧金山办公楼的物业发现了一例疑似病例,导致当天楼里一千多人紧急疏散并开始远程办公;另一件事就是上周一,我的 Manager 新冠肺炎确诊。

身边每天相处八小时的同事就这么被感染,组里同事听到都很紧张,一下子让这病毒的面貌变得具体而迫切起来。然而,事情过去十来天了,Manager 在视频会议里安抚我们说,自己近期除了低烧、咳嗽和身体乏力外并没什么明显的感觉。医生给了他定了二十天的隔离期,看来很快就要轻症自愈了。因此,从结果上看,这件事对我身边的影响被我高估了。

但疫情对全球经济生活的影响,则远比我当初想象的影响要大。这两周里我关注着几个数据:很多坚持从来不打折的网店开始大出血打折;美国劳动局爆出三月底失业上报人数超过了六百六十万;一大批被众人看好、觉得热钱无穷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全线裁员或停招。

隔离刚开始时,还常能听到自信满满的调侃,说这不过是个厉害点的感冒,这种声音几乎消失了。没有人再会质疑经济大衰退的可能性。现在大家的担忧都变成了:我的工作还可以保住多久?甚至,最坏情况下,我还能活多久?

疫情进展得太快了。它挑战的,除了全球化物流与工业体系外,更重要也更常被忽视的,是给社会公众心理施加的一种日益紧缩的压迫。像是把人放进囚徒困境中,再把出路一条条堵上。对于前景,我虽然不至于像有些豆瓣友邻那样,悲观到觉得战争即将爆发或是我们要退回七十年代生活水平的程度,但我也是悲观的。群体免疫或许是现阶段可预见的最现实结果,无论政府想要与否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最受打击的将会是奋斗在一线的人员:除了医护工作者外,还包括封城期间依然在上班的超市收银员、卡车司机、环卫工人、快递小哥等等。

这便是疫情发展到现在给我最大的警醒:Nothing’s taken for granted. 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。我们现代社会提供的丰厚物质条件与种种便利,是这些平凡到几乎隐形的劳动者们撑起来的。一旦他们倒下,规律的日常生活便像纸牌屋一样开始露出雪崩的征兆。作为个体,我们应该意识到,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不是常态而是偶然。人一生中总会经历些时代剧变,我们其实已经和满目疮痍的历史平行走过了很多:苏联解体、海湾战争、伊拉克战争、金融风暴……然而没有哪个像这次的疫情一样,不分国境与政体地,掐着全人类共同体的命脉与咽喉。

没什么别的想说了。原以为隔离在家、与自己长期相处,表达欲会很强;月前还信誓旦旦立下写作指标,期待着自己记录各种细微的心情。但如今越是看着世界荒诞地瞬息万变,就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。巨浪当空,个体再怎么宽裕,也无非是丁达尔效应中的一粒细小尘埃。

不过,倒也不坏。健全的人生本该如此。

每隔几年,就会迎来一次这种整个灵魂都被掏空的无能为力。然后很久以后,从废墟中撑着站起来,捧起抖在地上的沙砾,为自己垒出下一块基石。

Why do we fall, sir?
So that we can learn to pick ourselves up.

本文写于二零二零年三月三十日,完稿于二零二零年四月二日。


目前为止的疫情日记系列:疫情日记(一)疫情日记(二)疫情日记(三)

加入对话